竹塹城照顧者
新竹老五老,照顧好朋友
  • 首頁
  • 關於我
  • 照顧百寶箱
    • 照顧者自我照顧
    • 認識疾病
    • 長照攻略
    • 居家照顧
    • 安全獨居
    • 失智症照顧
    • 非藥物療法
  • 課程活動
    • 長照知識講座
    • 紓壓活動
    • 支持團體
  • 志工招募與訓練
  • 專欄文章
    • 照顧者故事
    • 活動紀事
  • 聯繫我們
  •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Category:

失智症照顧

失智症照顧課程活動長照知識講座

113年 失智症安寧緩和照護

by ofo 2024-06-25

長期照顧知能講座

面對失智症照護的挑戰與需求,我們深刻理解家屬在照護過程中的不易與迷茫。

特別邀請新竹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蔡瑋情主治醫師授課。

您在這堂課中可以學習到:

  1. 提升失智症患者末期照護的認識與能力
  2. 認識失智症安寧緩和照護,探討失智症末期症狀的處置方法
  3. 如何評估失智症患者的安寧照護需求,並根據個體的情況提供個性化的照護計劃
  4. 認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安寧緩和條例

課程日期:113/07/21(日)

課程時間:14:00-17:00

課程地點:馨家人空間(300新竹市東區安康街5巷1號3樓)

報名人數:15位

課程費用:免費 

如有問題可來電洽詢~ 03-5794009#402或404 家照社工

報名連結
2024-06-25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失智症照顧照顧百寶箱

改善與失智症患者溝通、互動的技巧

by ofo 2022-02-28
---看的不同,想的不同,透過溝通才能真正了解。

失智症患者在疾病進展的過程中,認知功能是最早受到影響的,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隨著疾病進展逐漸退化。
照顧者要學會照顧好自己,才有機會照顧別人。
有效地與失智長者溝通,了解失智長者真正的想法及需求,得以降低照顧者猜測失智長者需求之時間,讓照顧者擁有更多時間能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該如何與患者來溝通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與失智症者溝通、互動原則與準備

照顧者在與失智症者互動時,可以運用微笑、眼神、聲音及手勢等非語言表達善意,並秉持不指責、不爭辯、不糾正、不否定、不取笑、不捉弄、不以對待小孩的方式,且避免說「你不可以… 你不要…」等反面字詞來面對失智症者。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改善外在條件來提高溝通效果,以下是照顧者可以先做的準備:

與失智症者溝通互動的情境與技巧

以下四種情境透過一些小技巧來幫助照顧者與患者的溝通、互動。

情境一:
當失智症患者頻繁忘記不斷重複問問題或聽不懂照顧者說的話時,照顧者可以……

情境二:
當失智症者認為自己仍存活在過去、失智症者在家中卻說要回家時照顧者可以……

情境三:當與失智症者對話出現中斷及空白時,照顧者可以……

情境四:當照顧者聽不懂失智症者想表達的意思時,照顧者可以……

與失智症者的非語言技巧

另外,非語言也可以拉近患者與照顧者之間的距離,以下是照顧者可以運用的非語言技巧:

非語言情境應用

以下是幾個可以運用非語言技巧的情境:

如何與失智症父母討論生死大事?

由於失智長者對於過去的記憶較為深刻,因此我們可以試著透過詢問相關經歷(例如失智長者的親友生病或離世相關事件),來緩慢引導長者說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並從中了解失智長者對生死及生命的想像是什麼。

針對失智家人的醫療決策,如何與其他家人溝通?

透過召開家庭會議,與其他家人共同討論失智長者的醫療決策,而在會議中可以將重點放在失智長者的意願以及家人們的想法與顧慮上作為共同討論的議題,期望兩者之間可以達到平衡,安排出每個人最不被干擾的方式。

參考資料:

  1. 林育德、楊淵韓、莊瑞祥、廖美珍、郭淑珍、廖妙淯、王素琴、林秀慧、楊家麟、吳沛蓉、沈明德、李會珍、陳俊佑、譚蓉瑩、賴德仁(2019)。失智症照護。台中市:華格那。
  2. 張曉卉、康健雜誌編輯部(2018)。陪爸媽安心到老。台北市:天下生活。
2022-02-28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失智症照顧照顧百寶箱

了解失智症患者的溝通障礙

by ofo 2022-02-18

失智症患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透過了解患者在各個時期會遇到的障礙,照顧者試著評估患者的障礙程度,得以更清楚患者的困難與想法,降低照顧者的照顧負擔。
患者在各個時期會發生什麼障礙呢?照顧者該如何評估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Photo by Yaroslav Shuraev on Pexels.com

失智症患者各時期的溝通障礙

失智症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認知及語言會逐漸受到影響,照顧者可以透過認識以下患者在早、中、晚期會出現的溝通障礙,理解患者在溝通時的困難。

照顧者也可以試著將患者的溝通障礙紀錄下來,回診時與醫師溝通,方便醫師評估患者的失智程度,並調整適合的藥物。

圖片內容:自在老.輕鬆顧

評估失智症患者溝通障礙程度之技巧

失智症者在各個時期會有不同程度的溝通障礙,照顧者可以透過以下理解及表達能力的評估,得以在更了解患者狀況後,調整溝通方式。

在進行評估之前,要注意患者是否仍保有語言的的理解與表達能力,且評估時給予患者充足時間思考與表達,照顧者可於平時與患者相處互動時進行評估,當照顧者慢慢累積與患者溝通的經驗後,便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照顧者能夠及時滿足患者需求,不但減少患者問題行為發生,也降低了照顧者猜測患者想法的時間。

參考來源:

  1. 自在老・輕鬆顧(2022)。溝通障礙。
  2. 林育德、楊淵韓、莊瑞祥、廖美珍、郭淑珍、廖妙淯、王素琴、林秀慧、楊家麟、吳沛蓉、沈明德、李會珍、陳俊佑、譚蓉瑩、賴德仁(2019)。失智症照護。台中市:華格那。
2022-02-18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失智症照顧照顧百寶箱

《居家照顧 》失智長者居住環境營造

by ofo 2021-07-16

根據2011年衛福部失智症調查結果,八成以上失智症患者,都是居住在家庭裡。
居家擺設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佈置小技巧,讓失智患者感到自在、舒適與安定,同時又保有正常生活機能,並維持自主能力,也讓照顧者安心。

Photo by Steshka Willems on Pexels.com

失智症者常出現與環境有關的困擾

失智症患者因疾病對大腦產生病變造成認知、判斷或辨識力障礙。
因而產生與環境有關的常見困擾有:
1.容易發生無法識別室內設備或空間,增加失智長者室內活動危險性或引發焦慮感。
例如:無法分辨桌椅、地板與牆壁等空間、找不到門把進入房間、尿急要上廁所找不到馬桶位置等。
2.對照明或光線造成的陰影產生幻覺。
3.易受身旁人、事、物環境影響或產生不安全感等。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Pexels.com

這些問題透過居家環境的調整,將可能達到在安全範圍內讓失智症者重複做他想做的事,促使其感受被尊重及舒適,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的目標。

從顏色、圖示、光線下手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技巧改善失智長者因環境產生的困擾:

  1. 可運用對比顏色來區分不同空間或功能。
    居家環境應多選失智長輩看得清楚的鮮明顏色或長波對比色,尤其是牆壁和地板最好選對比色, 可幫助失智長輩提升對環境的辨識力, 也可促進空間的認知;功能方面可使用有顏色標示的冷熱水水龍頭。
  2. 運用顯眼辨識圖片來提示空間。
    例如:失智長輩找不到廁所的位置,可以在門口貼馬桶的圖片,臥室門口貼床的照片,讓失智者一看就知道空間的機能。
  3. 運用光線幫助失智長輩辨識時空,維持睡眠品質、降低激躁行為。
    明亮的光線有助於失智長者辨識時空,室內仿自然光線的情境最佳。白天可多讓室內保持明亮,促進其交感神經作用;傍晚將燈光換成溫暖黃光,可使其好入睡。
  4. 減少使用反光材質的裝潢。
    磁磚、鏡子、玻璃等反光材質容易造成失智症患者視幻覺,引起恐慌與不安全感,應盡量避免。

硬體改善升級失智長者居家安全

除了運用顏色、圖示、光線改善居家環境對失智症者的生活困擾,還可以在家中安裝順暢、簡單、安全的「無障礙設計」。
例如:可增加扶手、止滑條、消除門檻高低差,以預防失智症者在家中跌倒。

動線淨空也有助於減輕照顧者的壓迫感,掌握安全動線,移除不必要的擺設與雜物。
例如:拆除浴缸增加空間,洗澡不再侷促受限。

為避免失智長者下床時發生危險,可在床旁加裝床欄杆、離床警示器或紅外線感應器。

擷取圖片:健康署打造失智友善居家環境+國健署

為輪住長者營造空間的熟悉感

另外根據台灣人的習慣,照顧失智長輩,常見的方式是輪流跟不同兒女住。
此時應留意不同空間佈置的一致性。
例如:失智長者輪住的房間空間擺設一致,床頭櫃統一在床的右側,衣櫃統一在左側。

兄弟姊妹之間做好協調,盡可能營造失智長者熟悉的環境、親切的感覺,佈置得像長者原來的住處,失智長者就比較不會「吵著要回家」。

Photo by Burst on Pexels.com

參考資料:

1.廖靜清(2021)。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2.國民健康署(2018) 。打造失智友善居家環境 國健署提供小撇步。

3. Youtube影片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2021-07-16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失智症照顧照顧百寶箱

聲請監護宣告

by ofo 2021-05-12

什麼是監護宣告?

自然人如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了解他人表達的意思,聲請人可向法院對其聲請監護宣告。

為什麼要為失智家人聲請監護宣告?

1.預防失智家人遭他人惡意騙財。
2.預防失智家人因疾病狀況而做出影響自己或家人的不利決定。
例如:變賣房產。

誰可以提出聲請?

  1. 本人
  2. 配偶
  3. 四親等內之親屬 (父母、祖父母、子女、孫子女、手足、堂兄弟姊妹等)
  4. 最近一年有共同居住事實之其他親屬
  5. 檢察官
  6. 直轄市
  7. 縣市政府
  8. 社會福利機構

準備文件

  1. 聲請狀。
    新竹市監護宣告聲請書下載連結:https://scd.judicial.gov.tw/tw/cp-3314-66550-204fb-191.html
  2. 應受監護宣告之人、聲請人、擬擔任監護人、共同開具財產清冊者之戶籍謄本各1份。
  3. 應受監護宣告之人的「醫師診斷證明」或「身心障礙證明」影本。
  4. 其他法院要求提出的文件。
  5. 聲請人可向法院推舉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選,需檢附「同意書」及「親屬系統表」。
  6. 繳納聲請費用新台幣1000元整。

聲請流程

2021-05-12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新竹市東區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

定期辦理課程活動並提供一對一個別諮詢服務,致力協助照顧者在照顧工作與自我發展中取得平衡。

近期文章

  • 114年園藝治療手足照顧者支持團體
  • 114年 志工教育訓練&志工聚會2
  • 114年照顧者戲劇療癒與紓壓團體
  • 114年 寶山一日遊~「有你相伴的旅程」
  • 114年-與失智症共生&日照茶會

近期活動

  • 114年照顧者戲劇療癒與紓壓團體

    2025-04-07
  • 114年 寶山一日遊~「有你相伴的旅程」

    2025-03-03
  • 114年-與失智症共生&日照茶會

    2025-02-18
  • 114年線上照顧者講座:原來我們那麼近-談常見精神疾病(I)(II)

    2025-02-06
  • 114年照顧者講座「從飲食到血糖,掌握穩定控制的密碼」

    2025-01-17

文章分類

  • 失智症照顧 (5)
  • 安全獨居 (1)
  • 專欄文章 (2)
  • 居家照顧 (7)
  • 志工招募與訓練 (6)
  • 支持團體 (9)
  • 活動紀事 (1)
  • 照顧百寶箱 (35)
  • 照顧者故事 (1)
  • 照顧者自我照顧 (4)
  • 紓壓活動 (5)
  • 認識疾病 (10)
  • 課程活動 (33)
  • 長照攻略 (10)
  • 長照知識講座 (15)
  • 非藥物療法 (2)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新竹服務中心

地址:300 新竹市安康街5巷1號3樓

電話:03-5794009

統編:20388655

  • Facebook
  • Line

Copyright©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Back To Top
竹塹城照顧者
  • 首頁
  • 關於我
  • 照顧百寶箱
    • 照顧者自我照顧
    • 認識疾病
    • 長照攻略
    • 居家照顧
    • 安全獨居
    • 失智症照顧
    • 非藥物療法
  • 課程活動
    • 長照知識講座
    • 紓壓活動
    • 支持團體
  • 志工招募與訓練
  • 專欄文章
    • 照顧者故事
    • 活動紀事
  • 聯繫我們
  •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