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城照顧者
新竹老五老,照顧好朋友
  • 首頁
  • 關於我
  • 照顧百寶箱
    • 照顧者自我照顧
    • 認識疾病
    • 長照攻略
    • 居家照顧
    • 安全獨居
    • 失智症照顧
    • 非藥物療法
  • 課程活動
    • 長照知識講座
    • 紓壓活動
    • 支持團體
  • 志工招募與訓練
  • 專欄文章
    • 照顧者故事
    • 活動紀事
  • 聯繫我們
  •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Category:

專欄文章

專欄文章活動紀事

成為彼此的陪伴

by ofo 2021-11-15

文/劉思汎社工師

身為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的主責社工,陪伴許許多多照顧者面對照顧議題,漸漸也發現有些照顧者真的因為缺乏對資源的認識及掌握而深感照顧壓力;但也不乏已經熟稔各項資源,不斷學習新的照顧知識,且持續堅持在這條路上的專家型照顧者。

什麼樣背景的人會成為上述專家型照顧者呢?
有些曾經是老師、工程師、部門主管、翻譯書作者、行銷業務,他們來自各行各業。
共通點是他們為了照顧愛的家人,都願意不斷學習及改變自己。

聽著他們述說照顧歷程,看著歲月在他們身上烙下的印記,我對這類的照顧者生出了欽佩之心。
我發現不論在照顧經驗、照顧技巧、照顧的堅毅之心、甚至是面對照顧挫折時的轉念心態等方面,他們都是專家。

照顧專家需要什麼?

我想著,這群照顧專家還需要什麼?
從許多故事中我發現有一抹孤獨感潛藏在這些照顧者的言談中。

有能力的人,總是孤獨的。
因為有能力、也有愛,所以選擇保護或照顧身邊的人,過程中的辛酸在許多夜裡獨自消化著。
有沒有機會,讓這些有能力的照顧者聚聚,成為彼此的陪伴?
當專家跟專家成為朋友,他們有了彼此,或許就能減輕一些孤獨感。

於是我們舉辦了「照顧者-盟友之旅」。
帶領這群超人們前往石碇完成麵線DIY體驗。

兩人合作拉麵線

照顧者們專心地聽服務人員解說麵線製作過程。

兩人合作的過程需要按照「甩→拉→放」的步驟進行,非常考驗兩人默契。

兩人一組先從一條麵線練習培養默契。

拉長的麵線還可以當跳繩,讓照顧者瞬間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接著就要進入接近考驗,甩動數公斤的麵條啦!

彼此陪伴之後的感動

完成麵線體驗後,下午我們來到風景優美的莫內咖啡廳品嚐佳餚。也互相分享彼此陪伴的心情。

其中一位70多歲照顧患有罕見疾病女兒20幾年的媽媽感動地說道:「謝謝陪我來的小玲,一路有她的陪伴真好。也謝謝老五老舉辦這麼棒的活動,讓我感覺自己被照顧了。」

另一位照顧失智丈夫多年的太太也分享:「感謝跟我一組拉麵線的姊妹,妳常常鼓勵我,也曾送我音樂會的門票,有妳的陪伴真好。」

這場旅遊,照顧者們彼此陪伴。
他們都是最有能力的人。
需要的只是一個述說與傾聽的機會。

2021-11-15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專欄文章照顧者故事

家庭照顧者的十年抗戰

by ofo 2021-03-31

撰文/老五老新竹中心‧劉思汎社工師

依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的統計,台灣的家庭照顧者平均照顧9.9年,每天照顧13.5小時。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日八年抗戰還要多了兩年。你能想像將近十年每日戰戰兢兢的生活嗎?

突如其來的照顧角色

曾太太原本是幸福的家庭主婦,由先生自營的科學園區零件貿易工作撐起一家的生活所需。曾太太說:「以前我每天的工作只要準備三餐給家人,帶好小孩就行了,家裡的開銷都不用我擔心,直到那一天……。」曾太太說的「那一天」是曾先生騎車外出見客戶時,被違規的汽車衝撞發生了嚴重的車禍,當時粉碎性骨折且傷到頭部陷入昏迷的先生臥床半年,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但認知功能受傷,幾乎看不懂國字,與人交談時也經常詞不達意,返家後還發生了兩次腦傷的後遺症-癲癇,其中一次嚴重到進了加護病房。

車禍發生後,曾太太毫無預警地成為家庭照顧者,每天陪著先生到醫院進行肢體復健、語言治療、心理諮商等,回到家後繼續張羅著先生的生活所需,並且扮演起教練的角色訓練先生刷牙、洗澡、如廁等能力,曾太太靠著意志力堅持這些照顧工作,不假他人之手是期盼著先生能回復到以前一家之主的狀態。然而當先生的狀況不見起色時,曾太太彷彿跌落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失去方向與希望。

成為照顧者,給自己時間練習與接受

面對最親近的家人失能,是需要時間跟方法接受的。家總把照顧歷程分成五階段:預備照顧者、新手照顧者、在職照顧者、資深照顧者、畢業照顧者,每個階段都有照顧者需要準備或覺察的議題。

「預備照顧者」會需要認識照顧資源,覺察到自己已經漸漸進入照顧者角色,對往後的照顧生活能有一點點的認識與想像;「新手照顧者」需要對家人罹患的疾病有比前一階段更深的認識,且需要開始學習照顧技巧,並能練習運用正式與非正式資源做好照顧安排,必要時也需要與家人進行照顧安排的協議;「在職照顧者」階段期待能掌握前面階段累積的經驗與能力,避免為了照顧家人而離職;而「資深照顧者」則需要開始反思照顧歷程中自己的付出,覺察情緒與照顧負荷,透過適當的社交獲得情緒上的支持;最後「畢業照顧者」在卸下照顧身分後,需要找到新的生活重心,若能將寶貴的照顧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將有助於照顧者個人的自我統整。

善用資源照顧者不孤單

各縣市的「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有專責社工可以陪著照顧者經歷不同的階段,討論可運用的長照資源。另外各據點會邀請專家、講師舉辦「照顧技能訓練課程」,可以提供照顧者有關疾病與照顧的知能;也會安排芳療、插花、音樂等「紓壓活動」幫助照顧者可以喘口氣,釋放照顧壓力;對於因照顧產生的憂鬱、焦慮,也可善用據點提供的「心理協談」服務,讓心理師或社工師陪照顧者整理心情與思緒;除此之外,據點最棒的是串連起有共同經驗的照顧者,透過「照顧者支持團體」可以與其他照顧者交流照顧經驗,互相打氣,彼此支持,讓長照這條路不孤單。

新竹家照據點的社工接觸曾太太後,向曾太太介紹長照巷弄站資源,讓曾太太慢慢接受醫療體系之外的照顧方式;分享認識認知症的照顧技能訓練課程;並且與曾太太討論長期照顧的財務安排,一點一滴的陪伴曾太太接受先生需要長期照顧的事實,並在此過程中肯定其努力,也讓曾太太漸漸放下擔憂,轉念以樂觀自信的態度接受自己用不同以往的照顧者身分與先生共度下半生。

2021-03-31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關於我

關於我

新竹市東區家庭照顧者支持據點

定期辦理課程活動並提供一對一個別諮詢服務,致力協助照顧者在照顧工作與自我發展中取得平衡。

近期文章

  • 114年園藝治療手足照顧者支持團體
  • 114年 志工教育訓練&志工聚會2
  • 114年照顧者戲劇療癒與紓壓團體
  • 114年 寶山一日遊~「有你相伴的旅程」
  • 114年-與失智症共生&日照茶會

近期活動

  • 114年照顧者戲劇療癒與紓壓團體

    2025-04-07
  • 114年 寶山一日遊~「有你相伴的旅程」

    2025-03-03
  • 114年-與失智症共生&日照茶會

    2025-02-18
  • 114年線上照顧者講座:原來我們那麼近-談常見精神疾病(I)(II)

    2025-02-06
  • 114年照顧者講座「從飲食到血糖,掌握穩定控制的密碼」

    2025-01-17

文章分類

  • 失智症照顧 (5)
  • 安全獨居 (1)
  • 專欄文章 (2)
  • 居家照顧 (7)
  • 志工招募與訓練 (6)
  • 支持團體 (9)
  • 活動紀事 (1)
  • 照顧百寶箱 (35)
  • 照顧者故事 (1)
  • 照顧者自我照顧 (4)
  • 紓壓活動 (5)
  • 認識疾病 (10)
  • 課程活動 (33)
  • 長照攻略 (10)
  • 長照知識講座 (15)
  • 非藥物療法 (2)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新竹服務中心

地址:300 新竹市安康街5巷1號3樓

電話:03-5794009

統編:20388655

  • Facebook
  • Line

Copyright©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


Back To Top
竹塹城照顧者
  • 首頁
  • 關於我
  • 照顧百寶箱
    • 照顧者自我照顧
    • 認識疾病
    • 長照攻略
    • 居家照顧
    • 安全獨居
    • 失智症照顧
    • 非藥物療法
  • 課程活動
    • 長照知識講座
    • 紓壓活動
    • 支持團體
  • 志工招募與訓練
  • 專欄文章
    • 照顧者故事
    • 活動紀事
  • 聯繫我們
  •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