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顧 》失智長者居住環境營造

by ofo

根據2011年衛福部失智症調查結果,八成以上失智症患者,都是居住在家庭裡。
居家擺設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佈置小技巧,讓失智患者感到自在、舒適與安定,同時又保有正常生活機能,並維持自主能力,也讓照顧者安心。

失智症者常出現與環境有關的困擾

失智症患者因疾病對大腦產生病變造成認知、判斷或辨識力障礙。
因而產生與環境有關的常見困擾有:
1.容易發生無法識別室內設備或空間,增加失智長者室內活動危險性或引發焦慮感。
例如:無法分辨桌椅、地板與牆壁等空間、找不到門把進入房間、尿急要上廁所找不到馬桶位置等。
2.對照明或光線造成的陰影產生幻覺。
3.易受身旁人、事、物環境影響或產生不安全感等。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Pexels.com

這些問題透過居家環境的調整,將可能達到在安全範圍內讓失智症者重複做他想做的事,促使其感受被尊重及舒適,維持其獨立生活能力的目標。

從顏色、圖示、光線下手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技巧改善失智長者因環境產生的困擾:

  1. 可運用對比顏色來區分不同空間或功能。
    居家環境應多選失智長輩看得清楚的鮮明顏色或長波對比色,尤其是牆壁和地板最好選對比色, 可幫助失智長輩提升對環境的辨識力, 也可促進空間的認知;功能方面可使用有顏色標示的冷熱水水龍頭。
  2. 運用顯眼辨識圖片來提示空間。
    例如:失智長輩找不到廁所的位置,可以在門口貼馬桶的圖片,臥室門口貼床的照片,讓失智者一看就知道空間的機能。
  3. 運用光線幫助失智長輩辨識時空,維持睡眠品質、降低激躁行為。
    明亮的光線有助於失智長者辨識時空,室內仿自然光線的情境最佳。白天可多讓室內保持明亮,促進其交感神經作用;傍晚將燈光換成溫暖黃光,可使其好入睡。
  4. 減少使用反光材質的裝潢。
    磁磚、鏡子、玻璃等反光材質容易造成失智症患者視幻覺,引起恐慌與不安全感,應盡量避免。

硬體改善升級失智長者居家安全

除了運用顏色、圖示、光線改善居家環境對失智症者的生活困擾,還可以在家中安裝順暢、簡單、安全的「無障礙設計」。
例如:可增加扶手、止滑條、消除門檻高低差,以預防失智症者在家中跌倒。

動線淨空也有助於減輕照顧者的壓迫感,掌握安全動線,移除不必要的擺設與雜物。
例如:拆除浴缸增加空間,洗澡不再侷促受限。

為避免失智長者下床時發生危險,可在床旁加裝床欄杆、離床警示器或紅外線感應器。

為輪住長者營造空間的熟悉感

另外根據台灣人的習慣,照顧失智長輩,常見的方式是輪流跟不同兒女住。
此時應留意不同空間佈置的一致性。
例如:失智長者輪住的房間空間擺設一致,床頭櫃統一在床的右側,衣櫃統一在左側。

兄弟姊妹之間做好協調,盡可能營造失智長者熟悉的環境、親切的感覺,佈置得像長者原來的住處,失智長者就比較不會「吵著要回家」。

參考資料:

1.廖靜清(2021)。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2.國民健康署(2018) 。打造失智友善居家環境 國健署提供小撇步。

3. Youtube影片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You may also like